首页

历史

少帝成长计划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

少帝成长计划: 第0283章 率兽食人

    封侯的问题交给奉常,其他的,就都是少府和丞相的事了。
    功劳不足以封侯的,得依律进爵,有合适的职务的话,还得加官,都写都需要丞相去操心。
    对此,刘弘只简单交代了审食其几句,便没再多言。
    ——审食其胆子再肥,也不敢在封赏有功将士的身上下绊子!
    除了加官进爵,便是赏赐金钱、田亩、房屋等物质奖励了。
    这件事,刘弘就着重交代了田叔几句:一应赏赐,尽量以布匹、粮米等物为主,能不发钱,就尽量别发钱。
    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交代,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考虑。
    其一,自然是避免大量的钱币流入百姓手中。
    如果是家境不错的将士,得到金钱赏赐还好些,但若是贫苦老百姓家的子弟,那直接发钱,将让天下经济秩序陷入巨大的混乱。
    猛然涌入市场的大量货币,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。
    撇开现在的汉室,对通货膨胀这种经济状况无能为力不说,光是通货膨胀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冲击,都足以让刘弘喝上一壶。
    ——通货膨胀,钱没以前值钱了,那粮价要不要涨?
    涨了,就是天之言而无信,朝令夕改!
    不涨,那少府刚开始的‘粮食垄断’生意,将直接因为少府破产,直接胎死腹中。
    发粮米布匹,显然就是用多了——反正发出去的钱,也都会被拿来买这些生活物资,倒不如直接发物资,也好让市场不受影响,或者少受一点影响。
    至于刘弘地第二个考虑,也同样与粮食保护价有关。
    ——少府,已经没有多少钱了···
    倒不是说少府穷,或者经济状况不好,而是单纯的没‘钱’了而已。
    秋收过,少府按照刘弘地指示,在关中新设立了十数个均匀分布的‘售粮处’,紧接着,便是今年整个关中的粮食收成,被百姓送到了各地的售粮处。
    足足数万万石粟米涌来,少府只能照单全收。
    而每石粮米七十五钱的价格,使得少府收购那数万万石粮米,竟需花费铜钱二百多万万钱!
    这么庞大的一笔‘启动资金’,放在百十年后的武帝一朝,自然是轻而易举;但对于如今的少府而言,二百万万,却是从来都未曾拥有过的海量钱财。
    为了履行刘弘许下的承诺,顺利的把那数万万石粮食吃入,少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
    包括以粮易物、以粮抵屋,乃至于‘打欠条’这样没品的办法,都被田叔提出在刘弘面前。
    最终,刘弘还是坚定地否决了田叔的提议。
    以粮易物,以粮抵屋?
    且先不提少府有没有价值数百万万钱的物资,百姓需不需要那么多物资,光是这种开历史倒车,让经济手段倒退回‘以某物易某物’的愚蠢举措,就足以让刘弘敬谢不敏。
    至于打欠条,更是第一个被刘弘排除。
    ——百姓带着一石粮食到少府,换回了一张‘七十五钱’的欠条;等将来去少府取粮,居然要在这个欠条之外在家十五钱?
    时间久了,难免有人会将粮食保护价政策,理解为‘以每石十五钱的价格,把粮食寄存到少府’。
    这与刘弘地初衷不符,也很容易引发许多争执。
    最终,刘弘还是决定:硬撑!
    强咬着牙,也要把这一关给过了!
    实在是今年事端多发,又是粮食保护价大面积推行的第一年,这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未来,实在太重要了···
    只要今年,少府能按照刘弘对外做出的承诺,稳稳当当将关中的粮食吃下,那从今往后,粮食保护价政策,就将成为汉室雷打不动的国策!
    反之,若推行第一年,就出现‘少府没钱收购米粮’的问题,那必然会严重打击百姓的积极性,以及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信任。
    失去了百姓的信任,将来再想推行,难度就将呈指数陡增。
    刘弘跟田叔大致计算过后,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数字:一百五十万万。
    只要有一百五十万万钱,少府就能吃下二万万石左右的粮食。
    而今年整个关中的粮食产出,也就在三万万石左右。
    除去税、赋,以及百姓自留,用来过冬的口粮,和那些因戒备而没敢卖给少府的粮食、在少府垄断之下依旧头铁,想要继续做粮食生意的商贾,少府需要吃下的粮食,就剩下二万万石左右。
    少府之前的钱币库存,能勉强拿出三十万万左右的铜钱,再加上刘弘从彻侯勋贵手中,拿各式物资换来的铜钱,以及各行政单位挤出来的钱,总共也只有五十万万。
    还有一百万万钱的空缺,需要刘弘想办法去填。
    “还是心急了啊···”
    心中哀叹一气,刘弘便将此事暂时放在了一边。
    ——从秋收开始,少府的大半精力,都已经集中在了铸钱之事上。
    好在吕后在位之时,将铸币权收回国有,才能让田叔一边忙着铸钱,一边跟主爵都尉下达命令:告诉百姓,他们的钱,国家正在铸!
    有了刘弘地提醒,田叔也终于反应过来,开始从市面上大量收购铜——当然,不是用钱,是以物换物。
    但除了刘弘和田叔二人之外,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:少府现在正在铸造的,不是吕后八铢钱,也不是高皇帝三铢钱,更非秦之半两钱。
    将此事暂且放在一边,刘弘便自然地开启了下一个议题。
    ——功臣赏赐、烈士抚恤之事都有了章程,剩下的,就是如何处置刘肥那十几个不懂事的儿子了。
    刘肥十三子,长子齐哀王刘襄,在年初病逝;次子东牟侯刘兴居,也在年初被刘邦一道天雷‘劈死’。
    再加上被北军司马‘全旭’捉拿,在押解入京途中一头撞死的刘章,刘肥的三个嫡子,已尽皆失去。
    悼惠嫡系仅剩的一人,刘肥的长孙,齐王刘则,也已蹊跷的死在了荥阳之战后。
    “呵,陷于沼池···”
    对于此时的内情,刘弘哪怕不完全知情,也能大概猜透其经过。
    ——要不了多久,在沼泽‘淹死’的齐王刘则,恐怕就会被偷偷送到长安。
    但从此事,刘弘也总算明白:为什么历史上,薄昭那么受文帝刘恒信任。
    实在是薄昭做事,太让人舒服了···
    “陛下,哀王薨于岁初,东牟侯遭高皇帝雷谴,朱虚侯亡于入长安之途,今齐王亦薨,则悼惠一脉,嫡系皆亡。”
    “依惯例,诸侯绝嗣,则当另立旁支,以全存亡续断之理。
    一声意料之中的拜喏声传来,将刘弘地思绪拉回现实。
    抬头望去,待等看清那人的面庞,刘弘无奈的长叹口气。
    如果这句话,是某个脸生,甚至是某个刘弘没在史书上见过的人所说,那刘弘必然要怀疑一下,朝堂是不是混进诸侯的奸细了。
    但开口之人那温润如玉的气质,让刘弘只能无奈的承认:为悼惠一脉求情,是朝臣必然会做的。
    不关乎利益,也不有悖于政权稳定——存亡断续,是古华夏源远流长的道德价值。
    在不远前的战国时期,诸侯列国互相征战之时,某一国灭了另一国时,也会按照‘存亡断续’的传统,妥善安置此国的王族。
    不严谨的说:若非存亡断续这个观念,越王勾践,只怕根本活不到卧薪尝胆的一天——吴灭越而勾践不死,正是沾了‘存亡断续’这个思想传统的光。
    “袁中郎所言有理。”
    口是心非的表达出认可过后,刘弘的目光便从袁盎的身上移开,转到了柴武身上。
    “车骑将军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嘴上说着,刘弘心底却是阵阵冷笑。
    ——都叛乱父子兵了,还想有亲戚做王?
    就见柴武闻声而一肃,躬身一拜:“启禀陛下。”
    “臣以为,不妥。”
    当‘不妥’二字从柴武嘴中吐出,刘弘心底里长出一口气。
    ——呼~
    ——柴武还是靠谱的···
    如是想着,刘弘却摆出一副诧异的表情:“嗯?”
    “车骑将军何出此言?”
    有了刘弘地引导,在殿门往里不远处的袁盎也是稍一拜:“敢请车骑将军赐教。”
    闻言,柴武先是向御阶上一拜,后又回过身,向百十步开外的袁盎稍点点头。
    “袁中郎所言,固乃神州之名亘古不变之古制,存亡断续,亦为古圣王之所为。”
    “臣之意,非为‘存亡续断’之错谬,而乃悼惠诸子之罪,无德承陛下之隆恩也!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柴武便再次面向御阶之上的刘弘,郑重一拜。
    “车骑将军令飞狐都尉棘蒲侯臣武,昧死百拜,以劾齐王刘则之罪!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殿内嗡然一静;所有人都将匪夷所思的目光,撒向柴武那孑然而立的身影,以及那怒火滔天的面容之上。
    为了履行刘弘许下的承诺,顺利的把那数万万石粮食吃入,少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
    包括以粮易物、以粮抵屋,乃至于‘打欠条’这样没品的办法,都被田叔提出在刘弘面前。
    最终,刘弘还是坚定地否决了田叔的提议。
    以粮易物,以粮抵屋?
    且先不提少府有没有价值数百万万钱的物资,百姓需不需要那么多物资,光是这种开历史倒车,让经济手段倒退回‘以某物易某物’的愚蠢举措,就足以让刘弘敬谢不敏。
    至于打欠条,更是第一个被刘弘排除。
    ——百姓带着一石粮食到少府,换回了一张‘七十五钱’的欠条;等将来去少府取粮,居然要在这个欠条之外在家十五钱?
    时间久了,难免有人会将粮食保护价政策,理解为‘以每石十五钱的价格,把粮食寄存到少府’。
    这与刘弘地初衷不符,也很容易引发许多争执。
    最终,刘弘还是决定:硬撑!
    强咬着牙,也要把这一关给过了!
    实在是今年事端多发,又是粮食保护价大面积推行的第一年,这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未来,实在太重要了···
    只要今年,少府能按照刘弘对外做出的承诺,稳稳当当将关中的粮食吃下,那从今往后,粮食保护价政策,就将成为汉室雷打不动的国策!
    反之,若推行第一年,就出现‘少府没钱收购米粮’的问题,那必然会严重打击百姓的积极性,以及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信任。
    失去了百姓的信任,将来再想推行,难度就将呈指数陡增。
    刘弘跟田叔大致计算过后,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数字:一百五十万万。
    只要有一百五十万万钱,少府就能吃下二万万石左右的粮食。
    而今年整个关中的粮食产出,也就在三万万石左右。
    除去税、赋,以及百姓自留,用来过冬的口粮,和那些因戒备而没敢卖给少府的粮食、在少府垄断之下依旧头铁,想要继续做粮食生意的商贾,少府需要吃下的粮食,就剩下二万万石左右。
    少府之前的钱币库存,能勉强拿出三十万万左右的铜钱,再加上刘弘从彻侯勋贵手中,拿各式物资换来的铜钱,以及各行政单位挤出来的钱,总共也只有五十万万。
    还有一百万万钱的空缺,需要刘弘想办法去填。
    “还是心急了啊···”
    心中哀叹一气,刘弘便将此事暂时放在了一边。
    ——从秋收开始,少府的大半精力,都已经集中在了铸钱之事上。
    好在吕后在位之时,将铸币权收回国有,才能让田叔一边忙着铸钱,一边跟主爵都尉下达命令:告诉百姓,他们的钱,国家正在铸!
    有了刘弘地提醒,田叔也终于反应过来,开始从市面上大量收购铜——当然,不是用钱,是以物换物。
    但除了刘弘和田叔二人之外,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:少府现在正在铸造的,不是吕后八铢钱,也不是高皇帝三铢钱,更非秦之半两钱。
    将此事暂且放在一边,刘弘便自然地开启了下一个议题。
    ——功臣赏赐、烈士抚恤之事都有了章程,剩下的,就是如何处置刘肥那十几个不懂事的儿子了。
    刘肥十三子,长子齐哀王刘襄,在年初病逝;次子东牟侯刘兴居,也在年初被刘邦一道天雷‘劈死’。
    再加上被北军司马‘全旭’捉拿,在押解入京途中一头撞死的刘章,刘肥的三个嫡子,已尽皆失去。
    悼惠嫡系仅剩的一人,刘肥的长孙,齐王刘则,也已蹊跷的死在了荥阳之战后。
    “呵,陷于沼池···”
    对于此时的内情,刘弘哪怕不完全知情,也能大概猜透其经过。
    ——要不了多久,在沼泽‘淹死’的齐王刘则,恐怕就会被偷偷送到长安。
    但从此事,刘弘也总算明白:为什么历史上,薄昭那么受文帝刘恒信任。
    实在是薄昭做事,太让人舒服了···
    “陛下,哀王薨于岁初,东牟侯遭高皇帝雷谴,朱虚侯亡于入长安之途,今齐王亦薨,则悼惠一脉,嫡系皆亡。”
    “依惯例,诸侯绝嗣,则当另立旁支,以全存亡续断之理。
    一声意料之中的拜喏声传来,将刘弘地思绪拉回现实。
    抬头望去,待等看清那人的面庞,刘弘无奈的长叹口气。
    如果这句话,是某个脸生,甚至是某个刘弘没在史书上见过的人所说,那刘弘必然要怀疑一下,朝堂是不是混进诸侯的奸细了。
    但开口之人那温润如玉的气质,让刘弘只能无奈的承认:为悼惠一脉求情,是朝臣必然会做的。
    不关乎利益,也不有悖于政权稳定——存亡断续,是古华夏源远流长的道德价值。
    在不远前的战国时期,诸侯列国互相征战之时,某一国灭了另一国时,也会按照‘存亡断续’的传统,妥善安置此国的王族。
    不严谨的说:若非存亡断续这个观念,越王勾践,只怕根本活不到卧薪尝胆的一天——吴灭越而勾践不死,正是沾了‘存亡断续’这个思想传统的光。
    “袁中郎所言有理。”
    口是心非的表达出认可过后,刘弘的目光便从袁盎的身上移开,转到了柴武身上。
    “车骑将军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嘴上说着,刘弘心底却是阵阵冷笑。
    ——都叛乱父子兵了,还想有亲戚做王?
    就见柴武闻声而一肃,躬身一拜:“启禀陛下。”
    “臣以为,不妥。”
    当‘不妥’二字从柴武嘴中吐出,刘弘心底里长出一口气。
    ——呼~
    ——柴武还是靠谱的···
    如是想着,刘弘却摆出一副诧异的表情:“嗯?”
    “车骑将军何出此言?”
    有了刘弘地引导,在殿门往里不远处的袁盎也是稍一拜:“敢请车骑将军赐教。”
    闻言,柴武先是向御阶上一拜,后又回过身,向百十步开外的袁盎稍点点头。
    “袁中郎所言,固乃神州之名亘古不变之古制,存亡断续,亦为古圣王之所为。”
    “臣之意,非为‘存亡续断’之错谬,而乃悼惠诸子之罪,无德承陛下之隆恩也!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柴武便再次面向御阶之上的刘弘,郑重一拜。
    “车骑将军令飞狐都尉棘蒲侯臣武,昧死百拜,以劾齐王刘则之罪!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殿内嗡然一静;所有人都将匪夷所思的目光,撒向柴武那孑然而立的身影,以及那怒火滔天的面容之上。